謹慎規(guī)避自建商城的風險
品牌商自己運營電子商務而不借其他專業(yè)電商的勢,而是在原有的組織構架中分流處一部分人員進行電商業(yè)務的拓展,這樣操作需要品牌商在體系內自備一支比較專業(yè)的團隊,加大在這方面資源和人才梯隊的投入和培養(yǎng),需足夠的精力。
另外,還有的品牌商自己重新進行招兵買馬,進行策略、方向包含整個行業(yè)戰(zhàn)略、產品策略以及位置的考慮,并對自身結構當中包含的各種電商渠道采取扶持和導向性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投入人力重新構建組織架構。
采取這種模式的資金、人員等綜合費用成本高,對于沒有一定實力的廠家不會輕易試水。但對于有充足的準備資金,并且在市場規(guī)劃中將電子商務渠道始終作為自身操作的主線進行運營的品牌商是比較適合的。
采取這種模式的品牌商最顯著的特點是招募部分業(yè)內人士帶領一些新生團隊在摸索中前行,需要品牌拉力、資金投入和人員的配備到位,這個過程比較漫長。一般并不建議品牌商輕易選擇走這樣一條電商之路。走這條路需要單獨成立電子商務公司,但是這種模式的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對于品牌商來講,更容易把握市場、管控渠道。
這種模式比較突出的就是海爾商城。海爾網上商城由海爾集團2000年開始全權自建,并專門成立事業(yè)部。通過依托海爾現有的銷售、配送和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產品、銷售和服務,并且由集團直接對訂單負責。海爾營銷網絡所覆蓋的區(qū)域都可以從其商城上實現網購,并且通過線下與消費者最近的經銷商和售后服務網點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之所以海爾能夠實現自建商城,很大原因得益于自身高效、迅速的現代化物流體系,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tǒng)和BBP系統(tǒng),在企業(yè)內部開始著手實施流程改造,在物流效率提高的基礎上將其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包括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通過以訂單信息為中心,整合各個分支機構、辦事處、經銷商資源,同步運作為訂單的實現提供支持,從而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電子商務具有決定作用的物流配送環(huán)節(jié)。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